義大利系統-非拉拉學派 (Ferrara School)

拉拉位於義大利北部艾密利亞(Emilia)地區,有境內最大河流─波河流過,可以通往克里蒙納、威尼斯等地。文藝復興時代成為獨立公國,埃斯特 (Esterházy)家族對於贊助音樂活動最為熱烈,使得非拉拉宮廷成為十五世紀之後重要的音樂中心。活躍的音樂與文化活動,造就許多知名製琴師。1597年成為教皇國一部分,1861年義大利統一。二戰時工業也相當發達,相比於其他地方經濟相對安定。

亞歷山達羅.梅札德里(Alessandro Mezzadri, ?-1732)是目前已知最早在非拉拉工作的製琴師,但並未建立製琴體系;路易吉‧阿洛伊西奧‧馬康奇尼(Luigi Aloisio Marconcini)及他的兒子朱塞佩.馬康奇尼(Giuseppe Marconcini, 1772-1841),父子兩人製琴手法多變,保持精良的製琴品質,其提琴翻邊的設計也成為非拉拉製琴風格典範。一般來說,義大利製琴師會在鑲線與外緣的中分線,向鑲線這一側下挖,而馬康奇尼帶點匈牙利風格的翻邊,卻是保留鑲線與外緣間飽滿的設計(也稱Cord),在義大利琴中是相當獨特的。

路易吉.索弗利悌(Luigi Soffritti)的提琴製作精美但數量不多,兒子埃托爾‧索弗利悌(Ettore Soffritti, 1877-1928)是近代義大利非常重要作者之一,他跟他父親深受1850年代馬康奇尼影響,精美的選材,寬大的琴板翻邊,邊角三角刀痕,琴頭的風格與細節設計都是基於馬康奇尼。埃托爾曾經跟歐索洛‧高帝(Orsolo Gotti, 1867-1922)一起接受莫札尼(Luigi Mozzani, 1869-1943)的指導。後來也教導出許多傑出學生,包括安瑟摩‧高帝(Anselmo Gotti, 1902-1962)、艾爾內斯多‧佩弗雷(Ernesto Pevere, 1891-1964)Enrico Orselli、加埃塔諾‧帕雷斯基(Gaetano Pareschi, 1900-1987)、賽緹莫‧梅洛尼(Settimo Melloni, 1904-?)。

非拉拉學派起于馬康奇尼父子,而索弗利悌與他的兒子帶向高峰,埃克托爾‧索弗利悌則與多位優秀弟子引領二十世紀非拉拉製琴學派。在義大利系統中,屬於少見的風格接近的傳承。